宿遷沭陽有一位“草根詩人”徐加友,他同天安門的合影來之不易,他是一名殘疾人,他說是天安門給了他自強不息的動力。今天來聽聽徐加友和天安門合影的故事。
今年53歲的徐加友,家里兒孫滿堂。在他的手機里,最喜歡的照片就是這張與北京天安門的合影,而說起這張合影照,他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。
徐加友從小就有個北京夢,很想去看看雄偉的天安門,但由于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癥,他行走起來十分不便,肢體殘疾成為他獨自出門的一個障礙。機緣巧合,酷愛文學的徐加友,2016年創(chuàng)作的詩歌《趁我們年輕的時候》,在征文比賽中獲得全國詩書畫大賽二等獎,組委會通知去北京領(lǐng)獎。
徐加友:“當時得到這個消息就特別激動,感覺自己多年來的愿望要實現(xiàn)了,我想既然來到首都了,我雖然是個殘疾人,但是我一定要到天安門廣場前面照一張照片回來。”
2016年6月30號,徐加友沒有人陪同,一個人從沭陽火車站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車。
徐加友:“當時火車慢慢接近北京的時候,心里激動萬分,自己設(shè)想了許多拍照的姿勢,就是想在天安門前留下一張最美好的照片?!?/P>
在北京領(lǐng)完獎后,徐加友約上幾個筆友第二天一同前往天安門,由于心情太激動,徐加友遲遲不能入睡,早晨6點他就洗漱完畢,早早就在賓館大廳前等待出行車輛。
徐加友:“看到天安門城樓紅色的墻,有偉大領(lǐng)袖毛主席的照片,上面兩行字是: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,世界人民大團結(jié)萬歲?!?/P>
就是因為心中有理想,1984年高中畢業(yè)后,徐加友自費到山東青島殘疾人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(yè)學習,在三年的學習中,他還自學法律知識,慢慢的也接受弱勢群體的委托,以普通公民的身份辦理一些民事訴訟案件。
2018年7月,徐加友到沭陽縣沭城街道司法所從事公共法律服務(wù)和社區(qū)矯正工作。在工作之余,徐加友把自己對新中國的熱愛用詩歌的形式表達出來,在不少刊物發(fā)表作品,不少詩歌都是歌頌基層法律工作者。尤其是在2016年,實現(xiàn)自己和天安門合影的愿望后,他工作起來積極性更高了。徐加友說,現(xiàn)在,他更要投身社會主義法治建設(shè)、法治宣傳中,為實現(xiàn)中國夢繼續(xù)發(fā)揮自己的才能。有機會他還會帶著一家人,去北京天安門前拍一張全家福。
有一種記憶叫做“天安門”,對于徐加友來說,這是他值得驕傲的記憶。對我們來說,我愛北京天安門,就是對祖國繁榮昌盛的祝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