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春節(jié),拿到壓歲錢是孩子們十分向往的事情。作為中國傳統(tǒng)春節(jié)文化的一部分,壓歲錢卻在時代的改變中有些變了味,孩子之間攀比誰收到的壓歲錢多,父母之間也在攀比誰出手更大方,壓歲錢竟然成了一種負擔?!度饲樾嘛L“宿9條”》中的第8條“‘壓歲錢’不變味,不慣孩子”就是要讓壓歲錢回歸本真。
壓歲錢寄托了長輩對孩子的美好期盼和祝愿。通過給壓歲錢這種形式,祝愿尚未成年的晚輩健健康康成長,傳遞濃濃親情。但是,這幾年壓歲錢不斷水漲船高,其從原來的三角五角,到后來的十元八元、幾十元,再到現(xiàn)在的上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,讓原本充滿親情和期盼的祝愿形式充滿了“銅臭味”,給市民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和煩惱。
中國人過年給孩子發(fā)壓歲錢往往都是等價交換,你給我的孩子多少壓歲錢,我也回贈給你的孩子相等數(shù)額。但對于那些尚未婚嫁和沒有孩子的成人來說,這就意味著發(fā)壓歲錢“有去無回”,并且隨著壓歲錢數(shù)額的增加,也容易讓孩子形成亂花錢的習(xí)慣。
民俗專家介紹,壓歲錢的歲,本來是邪祟的祟,這個“錢”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,是為了驅(qū)邪避禍給孩子佩帶玩賞而專鑄成錢幣形狀的避邪品。后來慢慢演變成貨幣,意思是壓住邪祟,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。
民俗專家王冬:“第一功能,避邪、驅(qū)邪,第二個層次它是要有祝福的。其實過去的壓歲錢是滿滿的長輩對晚輩的祝福。”
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壓歲錢的門檻也逐漸水漲船高,本為對孩子的美好祝愿也變成了人們炫富的手段,一方面,“壓歲錢”成了成年人的“壓力錢”,另一方面,也給孩子帶來了攀比炫耀的不良影響。
過年相互給孩子發(fā)壓歲錢,一旦一方“價格”漲上去,另一方就很難再“掉價”,往往形成互相攀比之風。大量壓歲錢來襲,孩子不一定能夠“善于”理財。
宿遷市老年大學(xué)副校長湯明國:“有的小孩錢交給父母,還有的小孩自己收下,今后就作為不恰當?shù)拈_支,甚至使小孩今后引起了不良的作風?!?/P>
《人情新風“宿9條”》的“‘壓歲錢’不變味,不慣孩子”,就是要讓壓歲錢回歸本真,讓親情更加濃郁。
民俗專家王冬:“把孩子的壓歲錢壓縮一些,告訴他為什么過年,對壓歲錢的民俗文化有一個了解。第二我想就是轉(zhuǎn)化,把它轉(zhuǎn)化成孩子成長所需要的。成長無非是身心健康的成長,比如說孩子運動,送給他一個禮品,比如孩子喜歡讀書,送給他一套名著都是可行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