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日歷啊,大家都不陌生,不過,現在使用日歷的家庭已經不多了, 大家獲取日期信息的來源都變成了手機。宿遷泗陽有位61歲的老人王明然,他家里收藏了過去二十年的日歷,泛黃的日歷上記錄的有國家大事,有家庭小賬。
2008年5月12日,四川地震,汶川。2009年2月9日,老媽針腰開始。2010年6月25日,小燦去寧考試。750元加300元。
這些日歷稱不上是古董,每本也就幾塊錢,但在王明然的心里可都是“寶貝”。61歲的王明然從2000年開始,就把家里用過的日歷一本一本的收藏好。
王明然說:“有什么事情,要做什么事情,我都記在上面。今天要做什么事情,完沒完成。還有就是家庭的支出,因為我們小孩子多,要算著過。”
王明然一直在基層一線工作,曾被授予“江蘇省再就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明星”稱號,享受省(部)級勞動模范待遇,退休后他仍然在一家醫(yī)院從事后勤工作。他說,雖然現在很多人已經不再使用日歷,而是通過手機、電腦來查詢日期,記錄事情,可日歷是時代產物,而且圖文并茂地反映了時代信息,有很大的紀念意義。
王明然說:“2008年的5月12號,汶川地震,一些重大的東西,還有衛(wèi)星上天,這些東西只要知道了也會記下來。國家大事也很重要,對我們這些老百姓也很重要。”
上至天下大事,下到人情來往等生活小事,也會記錄自己人生的輝煌成就,亦或是人生的坎坷,生活的道理。這些日歷上真實記錄了王明然的小家和國家在過去20年的變化,承載著很多彌足珍貴的回憶。
前段時間,家里雨水管凍壞了,導致他收藏物品的小木箱進水,里面擺放的20多本日歷全部浸泡在水中。他不得不一頁頁、一本本的晾曬。帶著時代烙印的日歷是歷史畫卷,真實地記錄著各個時代發(fā)展的印記。
王明然說:“這個東西,你比如說現在我們拿過來一看,過去哪一天,干什么東西的,交了什么費,買了什么菜。這些東西,哪個人生日,我都記得,到時候,我們就打一個電話。祝你生日快樂。這樣,他心里面很感到溫情,包括朋友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從2001年起,王明然開始獻血,20年來從未間斷,捐獻的血液全血量達18400毫升,超過4個成年人全身血液的總量,他先后榮獲中國紅十字會生命獎、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。這些精彩人生的閃光點,在他所收藏的那些日歷中也有記載。以后把這些日歷,這些故事,傳給子子孫孫。
王明然說:“鞭策鞭策,教育教育后代,就是一種傳承,實際就是傳承,其實就是這樣?!?/P>
一本日歷,一個故事,一段文字,一份記錄。時間的年輪不停的轉動,帶走了一部分也沉淀下一部分,而沉淀下的回憶是時光饋贈于我們的最珍貴的禮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