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城市排水管道承載力有限,每逢大雨降臨,許多城市都會因排水不及時開啟“看海”模式,近年來,宿遷市通過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建,讓它們雨天蓄水、晴天排水,有效地緩解城市內澇。
在位于湖濱新區(qū)的迎春大道南延段,道路兩側的路牙石上,每隔二三十米,就有幾個不同大小的空洞,而在道路中間的綠化帶里,鵝卵石、水生植物、溝壑,儼然就是一個微縮版的小溪。
湖濱新區(qū)建設局迎春大道項目負責人 陳曉:將雨水進行一種集中的收集和擺放,確保在旱澇時期,雨水能夠有效地收集,大大緩解市政排水壓力。
沒錯,這些小巧的設置就是一個天然的雨水收集系統(tǒng),就是我們海綿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宿遷市海綿辦技術顧問許可說:“所以說當很大雨的時候,管道受不了,這樣我們通過利用這種綠地的空間,對于水進行積蓄,來緩解我們整個雨水的排放時間?!?/P>
不僅是蓄水,海綿城市的設置,還具有很強的生態(tài)修復作用,位于宿城區(qū)的馬陵河就利用在河道里栽種荷花和蒲草等植物。對入水水質進行凈化提升,而在蘇宿園區(qū)的一些小區(qū)里,雨水被預先設置的管道輸送到小區(qū)綠化的海綿池,通過植物搭配、場地特殊處理等手段,利用分散的、小規(guī)模的海綿處理設施來實現(xiàn)對暴雨所產生的雨水進行積蓄、凈化。
項目工程負責人王海兵說:“一個是把下雨的雨水收集到海綿池里,通過我們一些水生植物,水達到一定高度之后,我們有一個雨水回收系統(tǒng),它會自動到我們回收系統(tǒng)里,同時雨水回收系統(tǒng)會把水位反饋出來,包括我們綠化的用水,都可以從雨水回收系統(tǒng)里循環(huán)利用,達到一個節(jié)省水資源的目的?!?/P>
由于海綿池平時不蓄水,所以美人蕉、鳶尾為這些既耐淹又耐旱的植物成了栽植首選。
宿遷市海綿辦技術顧問許可說:“周邊的景觀相融合的一些植物,為了能夠將我們海綿城市跟我們的小區(qū)景觀,實現(xiàn)一個有效的,充分的融合?!?/P>
目前宿遷市小區(qū)、道路廣場、公園綠地、河道水系等項目都融入了海綿城市這一理念,成功實施的項目總面積約18.41平方公里。
宿遷市住建局副局長葉興成說:“第一個改變是把我們的建設從試點向全城市的擴展,第二個是把我們的具體項目向整體的城市的管控來改變,今年我們相應的項目在進行海綿設計和建設的同時,我們增加了景觀性的要求。”
《意見》明確,通過海綿型建筑住區(qū)、海綿型道路和廣場、海綿型公園和綠地、海綿型水系水環(huán)境等項目的建設,實現(xiàn)小雨不積水、大雨不內澇、水體不黑臭、熱島有緩解的目標。到2020年底,城市建成區(qū)20%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目標要求,到2030年,城市建成區(qū)80%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。
宿遷市住建局副局長葉興成說:“要通過有效的排水組織,使我們的降雨能夠得到有效的收集,使我們面源的污染,能夠通過海綿設施的調節(jié),來減少污染對大自然的排放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