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(dāng)春天的枝頭掛滿姹紫嫣紅,花紅柳綠,春便在季節(jié)的輪回中綻放,一個春天里寄托人們哀思的節(jié)日相繼走來--清明。
說起清明,不能不說一下青團--這個清明特有的美味。沒有青團的清明不能算一個完整的清明。我從不知道,青團是因為綠汁做的,還是因為清明而得名,但不管為何,都是我們的喜愛。
其實做青團并不難,清代詩人兼美食家袁枚曾在《隨園食單》中記載:“搗青草為汁,和粉作團,色如碧玉。”看來與今天的做法極為相似。清明時節(jié)的艾草,經(jīng)過一冬的醞釀,在絲絲春雨的滋潤之后,散發(fā)出最鮮亮動人的顏色,這時艾草是最鮮嫩,口感也是最美味。到田野摘一些,回來洗凈,用開水焯一下,放點堿粉,不僅能去掉澀味,還能讓色澤更加碧綠。涼過后放到粉碎機里攪碎,然后加上糯米面粉,放點糖和溫水,搓揉成面團,再包上準(zhǔn)備好的餡子,如:芝麻糖的、豆沙的、蛋黃肉松地等,然后放到蒸籠上蒸十來分鐘就熟了。那色澤碧綠如玉,味道香糯可口,清新怡人,艾草的野草香直逼味蕾。
其實以前,我并不喜歡吃。記得小時候,奶奶為了祭祀,一到清明節(jié),就去田地里摘艾草回來,燙好以后,那時沒有糯米粉,就用年前就收藏起來的高粱面和起來,包點糖做餡子,放到草鍋上,裊裊炊煙順著煙囪慢慢飄出茅草房,飄向天空。不一會,奶奶的青團就做好了。不過那時,并不叫青團,我們都叫艾草團子,奶奶總是嘮叨吃艾草可以除五毒,吃過以后身體就健康,少生病等。我就是不喜歡吃,一吃到那艾草的味感覺點麻、有點澀、有點苦難以下咽,跟奶奶大聲嚷:“以后不許弄這個艾草吃,好端端的糖都浪費了!要不是想吃里面糖,我才不會吃呢?!背媚棠滩蛔⒁?,把里面的糖吃了,艾草面就扔了。因為這個,還被奶奶打了一頓!
隨著奶奶的離去與時間的推移,我也慢慢愛上了艾草的味道,并學(xué)會了青團做法,成為那個愛吃青團并要求下一代記住清明節(jié)做青團的人。青團不僅有野草的清香,更包裹著親人間濃濃的愛與思念!那是一種親人的寄托與哀思,正如余光中所說:鄉(xiāng)愁是一方矮的墳?zāi)?,我在外頭,母親在里頭。而現(xiàn)在呀,我在外頭,奶奶在里頭。
又到了一年的清明節(jié),我也像奶奶那時那樣,早早做好青團,一邊做一邊給孩子講清明、青團、親人間的點點滴滴。
清明節(jié),我將帶著親手做的青團,給天堂的奶奶品嘗,希望奶奶能品到青團的香糯,希望天堂的親人都能感受到親人的問候。而我們手握青團,那清脆欲滴的綠,那清香新生的香,亦如握住了一個春天!一團艾草,染綠了一團糯米,絢爛了一個春天,那是親人在天國對我們的祝福!親人的愛,或許從不曾離去!